欢迎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发布

最新发布

哈工大召开“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青年工作先进集体与优秀个人表彰大会

2025年05月07日 新闻网 浏览次数:14

哈工大全媒体(张又元/文 辛然 李双余 张玉芹 谢梁晖 向碧霞/图)5月6日,学校召开“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青年工作先进集体与优秀个人表彰大会,表彰过去一年中涌现出的青年工作先进集体与优秀个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汇聚青年奋进力量。校党委书记陈杰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韩杰才出席会议。

陈杰讲话

陈杰在讲话中向一校三区全体青年和青年工作者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嘹亮号角,全国教育大会铺展开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壮美图卷。哈工大青年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在强国建设新征程中,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青春作为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

陈杰对哈工大青年提出4点希望。

一是打好思想基础,擦亮理想信念的“底色”。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要系统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真理力量,把握好、运用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主动将个人成长摆在强国复兴的“大坐标系”中,时刻保持清醒坚定、规划人生发展,在与时代同行、与国家同步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坚持激情奋斗,锤炼扎实过硬的“功夫”。实现强国复兴伟业,关键要靠青年一代。要珍惜青春韶华,增强学习历练本领的紧迫感,以励志勤学、刻苦磨炼的激情奋进姿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意志,在经受挫折、考验中锤炼品格,保持哈工大人特有的“硬核”精神、“硬汉”本色、“硬朗”作风,成为新时代破题攻坚的“硬功夫”代言人。

三是矢志探索创新,担当引领突破的“尖兵”。推进探索创新,青年大有可为。要把握人生创新能力、创造力的“高峰期”,发扬哈工大青年敢为人先、挑战尖端的优良传统,勇于走出“舒适圈”、打破“天花板”、闯进“无人区”,积极投身创新创造,聚焦战略性、颠覆性、前沿性、突破性、基础性的问题,充分挖掘“敢想敢干”的创新潜能,在基础研究领域深耕细作,在科研尖端领域勇攀高峰,在行业产业领域开拓创新。

四是拓宽国际视野,敢立全球发展的“潮头”。学校成立之初就是一所“国际性学校”。要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深刻认识对外学术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涵养“美美与共”的包容胸怀,聚焦国家之需、时代之问、世界之变,积极走出国界、拓宽视野,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批判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敢于同广大全球青年在若干领域同台切磋、一较高下,在国际舞台上打响“中国青年名片”,传播“中国青年声音”。

陈杰强调,全校上下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一以贯之抓到底。学校共青团和广大青年工作者要切实担负起使命责任,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各基层党委要落实好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推动学校青年工作再上新台阶。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走近青年、关心青年、引导青年,主动为青年排忧解难,支持广大青年加速成长成才。要引领广大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守正创新、激情进取、追求卓越,锚定“前列”目标,勇闯“尖兵”之路,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

校本部会场

威海校区会场

深圳校区会场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安实,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彦辉,副校长沈毅、范峰、黄玉东,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副校长帅永,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明江,校长助理吴立刚出席大会。陈蕊宣读表彰决定。与会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

颁奖

陈蕊宣读表彰决定

大会对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黑龙江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黑龙江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黑龙江省最美高校辅导员的集体与个人进行表彰。

大会还对荣获校级优秀学生李昌奖、春晖创新成果奖、学生五四奖章、五四红旗团委、教师思政奖项、学生十佳奖项的集体与个人进行表彰。

威海校区、深圳校区同步对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的集体与个人进行表彰。

“当国家将人形机器人列为国家重大战略方向时,我们就想着‘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钻研什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计算学部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冷晓琨分享了自己投身“双创”浪潮、勇攀科技创新高峰,打破人形机器人技术桎梏、缔造“夸父”传奇,立志让全社会共享机器人便利的故事。

冷晓琨发言

“3年间,我们跨越10余个省市,开展超1万小时的野外调研,就是为了清晰刻画关键物质排放清单,为国家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支撑。”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深圳校区智能学部生态环境学院王旭教授分享了自己以科技助力减污降碳,让中国方案闪耀二十国集团科学机制会议、让绿色发展的星辰照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王旭发言

黑龙江省最美高校辅导员、未来技术学院辅导员马慧文分享了自己从航天工程师转型为辅导员,引领学生坚定航天报国信念、精准“运载”学生成长梦想的经历。

马慧文发言

校优秀学生李昌奖获奖代表、威海校区2022级硕士研究生黄健齐分享了自己坚定科研报国初心、助力民族汽车腾飞,以硬核成果彰显哈工大学子青春担当的故事。

黄健齐发言

“我想,真正的原创性科研攻关,始于对生命前沿的洞察,成于对科研难题的执着。”校春晖创新成果奖获奖代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21级博士研究生丁凯欣分享了自己深耕基础研究沃土、聚焦代谢疾病发生机制和靶向研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的经历。

丁凯欣发言

校学生五四奖章集体获奖代表、航天学院轻质结构热防护研究生团队学生党支部书记兼团支部书记吴世宝分享了团队始终坚持“大师+团队”建设理念,以国家需求为攻关方向、匠心复材筑航天之基、热血青春擎强国之梦的故事。

吴世宝发言

“学校、学院、新梦工作室和曲拥措姆志愿服务工作室给予我的帮助如星光引路,而我也终成为星河的一点。”“在哈工大的舞台上,只要敢想敢干,就能收获精彩。”校十佳大学生、环境学院2021级本科生库德热提·玉素甫,校十佳英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佳萌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奋斗故事。

库德热提·玉素甫发言

李佳萌发言

“以规格严格锻造钢铁脊梁,用功夫到家浇筑时代丰碑,让青春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攻坚战场、乡村振兴的广袤热土、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谱写出更加壮丽的哈工大篇章……”师生代表带来诗朗诵《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诗朗诵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学部、校区主要负责人,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和青年师生代表参加大会。


责任编辑:商艳凯

审核:宋玲 李守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