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共同承办“青创未来”——中外大学生科创伙伴行动暨首届中俄大学生科技人文交流活动
哈工大全媒体(王晨阳/文 刘稚雅 物理学院/图)10月23日至26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主办、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我校共同承办的“青创未来”——中外大学生科创伙伴行动暨首届中俄大学生科技人文交流活动在校举行。本次活动以“向北开放新高地 科技筑梦创未来”为主题,3位院士和150余名来自33所高校的中俄大学生代表参加。
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副主席、第一书记德鲁卡连科·谢尔盖·彼得洛维奇,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世界科学院院士艾哈迈多夫·巴博穆罗,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尼古拉・罗萨诺夫,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武向平,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杨彩虹,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盛黎明,我校副校长刘俭出席启动仪式。

大会现场
德鲁卡连科·谢尔盖·彼得洛维奇在致辞中表示,俄罗斯科工联是俄罗斯的重要组织,已经成立159周年,主要任务是促进俄罗斯技术与工业发展。希望本次活动能为青年学子在创新与前沿科技领域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提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两国学子的交流将深化两国人民友谊,为双方科研、工程及人文领域合作开辟广阔前景。

德鲁卡连科·谢尔盖·彼得洛维奇致辞
杨彩虹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既是服务国家开放合作大局的具体实践,更是中俄青年人才携手逐梦的重要平台。希望同学们做“科创路上的同行者”“人文交流的传播者”“‘一带一路’的建设者”,胸怀大局、脚踏实地,用青春智慧为中俄科技合作、为 “一带一路” 科技人文交流注入新活力。

杨彩虹致辞
刘俭表示,对俄合作是学校国际合作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学校打造了一批高端特色国际合作平台,与俄罗斯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将着力把中俄大学生科技人文交流活动打造成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活动示范项目,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活动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在科技人文交流中结交深厚友谊。

刘俭致辞
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我校物理学院教授安纳托利通过视频发言。他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是中俄青年交流的新平台,更是两国携手培育科技后备人才、促进民心相通的生动实践。

安纳托利视频发言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热切盼望能够融入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跨国团队。”物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冯灿琳代表中国大学生发言,表示将在活动中尽情展示才华、深入交流思想、真诚结交朋友,愿中俄两国的青年伙伴们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收获深厚的跨国情谊。

冯灿琳发言
“当俄罗斯的数学思维遇见中国的工程智慧,当西伯利亚的冰雪实验室拥抱海南的航天发射场,必将迸发出改变世界的创新力量。”我校国际教育学院2024级硕士生塔蒂阿娜(SITNIKOVA TATIANA)代表俄罗斯学生发言,表达了对两国学者科研精神的敬佩,并表示将在活动中求真探索。

塔蒂阿娜(SITNIKOVA TATIANA)发言
活动期间,武向平和艾哈迈多夫·巴博穆罗先后以《科学的远方》和《解码宇宙奥秘・洞察科研前沿》为题作主旨报告。

武向平作主旨报告

艾哈迈多夫·巴博穆罗作主旨报告
中俄大学生科技社团交流活动设置“格斗机器人体验”“科普意识启蒙”“无线电探秘”“智能车科创体验”等10余个项目,多维度向两国学子提供科普资源,展示科技成果。

中俄大学生科技社团交流活动
两国学子共同参访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工大航天馆,铭记历史,了解哈工大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果。

参访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参访哈工大航天馆
俄罗斯科工联办公厅、俄罗斯科学院约飞物理研究所、鞑靼斯坦共和国喀山国立研究技术大学、黑龙江省科协和我校相关职能部门、物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专家参加活动。
